哥要色

黑丝 av你的位置:哥要色 > 黑丝 av > 家庭伦理小说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方选98篇

家庭伦理小说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方选98篇

发布日期:2025-07-04 06:54    点击次数:53

家庭伦理小说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方选98篇

复发性阿弗他性渍疡,也称复发性口疮家庭伦理小说,简称“口腔炎”或称“口腔渍疡”。是指口腔黏膜上发生表浅,如豆大的渍疡点。

属中医“口疗”、“口糜”、“口疮”等病界限。是口腔科临床常见多发病。

1.腾香服羚丸

【构成】麝香0.3克,羚羊角3克,龙脑0.6克,蟾酥0.005克,熊胆酸0.2克。

【制法】丸剂。上药共研组末,和匀,制成菜籽大丸粒,每丸重12.5毫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成东谈主每次服4~6丸,一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儿童减半,或外用,用开水熔化后,涂溃疡处。

【功能】芳醇宽胸、辟秽解毒。

【主治】热毒型复发性阿弗他性溃疡。即热毒口疳,以及暑热泄泻和心肌病所致胸闷。

【附记】引自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吴中二方。养息50例(包括轻型,口炎型,重型和白塞氏空洞征)。显效(溃疡愈合期缩小1倍以上,且养息期内溃疡静止复发)18例;灵验(溃疡愈合期缩小,间歇期延迟,数显减少,难受平缓)25例;无效9例。总灵验率为72%,本方对热毒口宿有精熟止痛和促进愈合功效,若兼有消化系统疾病者(如热结便稳)结果更好。脾胃朽迈者忌用。妊妇忌服。

2.口腔炎散(一)

【构成】胆矾5克,明矾5克,朱砂5克,龙脑香5克,硼砂20克,青黛20克,五倍子30克,龙脑10克。

【制法】散剂。先将胆矾放东谈主砂锅内煅赤研细,朱砂水飞研细,五倍子研细过120目筛,明矾、福砂、龙脑分袂研细,龙脑香加净水数滴研磨。再将以上药物混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逐日1次,于晚饭后用牙签或玻璃棒先蘸净水,再蘸药粉一丝涂于疮而上。涂药后,不宜立即饮水,进食。

【功能】清热解毒、防腐敛疮。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程爵棠《民间秘方治百病》。屡用效佳。养息300例,一谈调养,养息技术忌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3.青黛散(一)

【构成】青黛10克,东谈主工牛黄4克,硼砂2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每次服二极端之一,均匀吹于溃疡面上,或涂数患处,逐日用药2~3次。

【功能】清热解毒、防腐生肌。

【主治】赤子口疮。

【附记】引自程爵棠《民间秘方治百病》,屡用屡验,效佳。

4.口腔炎散(二)

【构成】辽细辛、官桂、吴茱萸各3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每用本散适量,撒满患者脐孔,并以指按紧,再用橡皮音1块贴紧,勿使药粉漏出。用时兼用本散涂蝶口腔溃疡处。

【功能】消炎止痛、引热下行。

【主治】是曲溃疡,久不收口。

【附记】引自查少农《百病中医鼻脐疗法),通营连治3~5天即可渐愈,效佳。

5.青黛散(二)

【构成】青黛5克,冰硼散3克(中成药),地塞米松0.75毫克×10片,碱式硝酸铋0.3克×10片,三七8克,大黄6克,甘草5克。

【制法】散剂。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将药末用消毒棉签涂于患处疮面上,逐日涂2或3次,连用4天为1个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除腐生肌。

【主治】溃疡性口炎。

【附记】引自程爵棠《单方验方治百病》。屡用效佳。一般用药1或2个疗程即获调养或显效。或取蛋黄油涂搽患处,日涂1或2次,结果亦佳。

6.硼黛散

【构成】黄连15克,硼砂15克,青黛15克,儿茶15克,大黄15克。东谈主工牛黄6克,龙脑4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气。

【用法】外用。每取此药粉适量均匀吹布于口腔疮面上,逐日吹3次。

【功能】清热解毒、化腐生肌。

【主治】溃疡性口炎。

【附记】引自程爵棠《单方验方治百病》。屡用效佳。一般用药2或3天即获病愈或显效。

7.口疮吹药方

【构成】①僵蚕12克,白花蛇舌草15克,龙脑0.6克,丹参12克。②东谈主工牛黄0.3克,黄连6克,加入①方诸药;③大黄6克,升麻9克,加入①方诸药:④羚羊角粉3克,青黛6克,加入①方诸药。

【制法】散剂。上列四方,各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随症选方用药,每用一丝,吹敷溃疡处,逐日吹5~6次。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庶。

【主治】实热型的复发性阿弗他性溃疡(一般用方①,心火炽盛型用方②,胃火炽盛型用方③,头胀目赤,脉弦胁痛者用方④。

【附记】引自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邱曾秀方。养息25例,显效(随访3个月内发作次数稳步下落,停药3个月内无复发)16例;灵验(随访3个月内仍有发作,但发作期缩小,间歌期延迟,次数减少,症状平缓)7例;无效2例。本指标对心、胃、肝三脏腑之火的不同,参以不同归经的清热药物,辨证论治。故意于莳植疗效。

8.复方黄连散

【构成】黄连12克,黄柏20克,青黛26克,龙骨12克,白及30克,海螵蛸30克,轻粉4克,龙脑4克,雄黄8克,朱砂14克,硼砂30克,甘草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此散一丝,喷撤于口腔黏膜溃场处,日喷5一6次。

【动能】清热解毒、止血除腐。

【主治】口腔,咽喉溃疡腐化,复发性口疮。

【附记】引自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河南省开封专区东谈主民病院口腔科方。养息635例,局部喷撒本方后3~5日溃疡氟合。本方对初发的口疮和实热型口疮疗效权贵,但仅为局部对症措置,尚须配以内治,则疗效更佳。

9.口炎宁

【构成】生石膏20克,知母12克,木通6克,淡竹叶9克,板监根15克,玄参12克,青蒿2克,芦根9克,甘草6克。

【制法】冲剂,上药照章加工制成冲剂。每剂制成冲剂90克备用。

【用法】口服。13岁以上患者每次服30克,逐日服3次,白开水冲服。13岁以下几童服量的减,连服4~7日为1疗程。

【功能】清心脾积热、泻小肠火、养阴利湿。

【主治】实热型的复发性阿弗他性溃疡,口腔扁平苔薛,急性口腔黏膜炎等。

【附记】引自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李乘琦方,养息304 例,灵验率为 95.10%。

10.黄柏肉桂散

【构成】黄柏15克,青黛9克,肉桂3克,龙脑香0.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克,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或配外揉,灌肠。

【功能】清热解毒、温中散寒。

【主治】念珠菌性口腔炎。

【加减】字据寒热气象拯救黄柏、肉桂比例,寒重则重用肉桂,热重则重用黄柏;证见心脾积热者,加剧黄柏至30克;证见脾虚湿盛者,加苍术、白术、砂仁、茯苓、薏苡仁、扁豆;证见脾肾阳虚者,加附片、东谈主参、干姜、吴茱萸。

【附记】引白胡限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赵纪生方。养息13例,平均4.7天后白色绒膜退尽,准泻止。本方对鹅口疮亦有精熟疗效。

11.寒黛散

【构成】黄连15克,青黛15克,寒水石9克,乳香15克,龙脑9克,石膏15克,硼砂9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用时用纸筒将此散一丝吹进口腔患处,一日吹5次。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口腔念珠菌病。

【附记】引自李文亮《千家妙方》。刘华方。养息50例,症状均在3天以内消亡,而获调养,其中一天调养者19例,2天调养者26例,3天调养者5例。此散配制后可恒久保存,使用关节便捷,患儿亦易接受,无不良反映,而又经济,故不管对农村或城市都宜剿袭。

12.口疮散(一)

【构成】生石膏45克,元丹6克,煅东谈主中白7.5克,青黛4克,水飞朱砂6克,甘草1.5克,龙脑0.3克,

【制法】散剂。元丹即灯草炭。取青竹一节,去节,一端先用湿气厕纸,卷成纸塞塞紧,用竹筷敲实,隔以竹片,将灯草浸潮塞入竹简内,用竹筷边塞边敲褂讪,再隔以竹片,外用湿气厕纸塞紧,埋于热炭灰中,三至四小时,此时竹节已成红色炭,取出用湿厕纸包裹半小时,待炭火熄轻轻去竹炭,分离厕纸炭及竹片炭,即得;煅东谈主中白,取源净的原药材,径直铺放炉火上煅,煅至外层灰色,撅断面中心玄色,质脆易碎,研细为灰色粉末。以上方药。分袂研细过120目筛,称准用量,和匀,贮瓶备用。

ai换脸 在线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吹入局部(患处),二至四小时1次。

【功能】清火祛腐、生肌敛疮。

【主治】口腔黏膜腐化。

【附记】引自李文亮《千家妙方》,潘嘉矿方。多年诈欺,结果颇住。本方亦可用其他多种原因引起的口腔黏膜老套。轻者吹1~2天即可调养。

13.清导散

【构成】当归6克,生地黄9克,黄连1.5克,丹皮6克,升麻3克,竹叶3克,竹茹9克,木通3克,生石膏10克,生滑石10克,生甘草3克,连翘心6克,莲子心4.5克,条芩3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9克,逐日服3次,温开水冲服,或逐日1剂,水煎服。

【功能】清热凉血、引热下行。

【主治】赤子口腔炎。

【加减】同期配用外治口疮粉吹患处,药用真牛黄0,015克,青黛0.3克,硼砂0.9克,龙脑0.3克,朱砂0.3克,珍珠0.018克,煅东谈主中白0.3克(可按此比例多配用)。共研为极细末,瓷瓶装好,勿令抱怨。每用一丝,涂抹患部,日涂3~5次,敷药之后半小时内勿饮水及流汁品以保合手药效。

【附记】引自李文亮《千家妙方》,侯汉枕方。多年诈欺,表里并治,结果颇佳。临床推行讲明;关于多种口内痰患,如咽喉炎、扁桃体炎,以及口腔毒菌感染等均可收到精熟结果。

14.化腐生肌定痛散

【组咸】生硼砂30克,朱砂3克,飞滑石55克,琥珀6克,龙脑4克,甘草20克。

【制法】散剂。上药各研组末,再将朱砂和察砂和匀,共研极细末后,诸药和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匆令抱怨。

【用法】外用。用时取此散一丝涂在溃疡面上,逐日涂3次。痛甚弗成进食者,饭前可加涂1次。

【功能】清热解毒、化腐生肌。

【主治】赤子口腔黏膜癀疡,难受灼热,或伴发烧口臭,

【附记】引自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任国医方。养息52例,用药1天痛止者13例,2天痛止者22例,3~6天痛止者10例,余者均有好转:5天内溃疡愈者26例,10天内愈合者13例,余者溃疡均较用药前缩小。临床推行讲明,本方对心脾积热之口绝结果颇佳。

15.三子膏

【构成】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地肤子10克,食醋适量。

【制法】药膏。上药用砂锅文火,炒至微黄,共研为细末,将食醋煮沸,摈弃冷却至温热,再倒东谈主药末,长入成膏状,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将药膏分次涂于2厘米见方的纱布或白布上,使膏厚2厘米,见方1厘米掌握,然后分袂贴于患儿两足涵泉穴,胶布固定。逐日换药1次。

【动能】理气化痰、引热下行。

【主治】赤子口疮。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札记)。李学清方。养息43例,结果有 38例敷药3~5次即愈。

16.五倍清矾散

【构成】五倍子、青黛粉、猪胆(猪苦胆内装入明矾粉,阴干研细末)各瓜分。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组末,和匀,贮瓶备用。加适量龙脑更佳。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涂操患处或吹布患处,逐日3~5次。

【功能】解毒、敛疮、止痛。

【主治】各式类型口疮。

【加减】可同期勾引内服汤剂,不错竹叶石膏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味药即可。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札记》,李学声方,养息120例,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的最小者6个月,最大为12岁;病程均在1个月以内;辨证:属心脾积热型107例,属阴虚火旺型13例,结果:3日内调养者55例;4~7日调养者46例,8~15日调养者12例,15日以上调养者6例,无效1例(未坚合手养息)。总灵验率为99.2%。

17.口疮灵

【构成】川黄连1.5克,黄柏1.5克,生甘草6克,青黛9克,煅东谈主中白9克,玄明粉1.5克,煅石膏30克,西硼砂9克(炒),几茶3克,上梅片3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过80~100目筛,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吹布患处,每两小时1次。

【功能】清热解毒、化腐生肌。

【主治】赤子口暗。

【加减】同期勾引汤剂内服。方用银蓝汤:生地黄9克,板蓝根12克,金银花9克,连酒9克,生栀子6克,薄荷3克(后入),甘中黄4.5克。并随症加减。逐日1剂,水煎服。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札记),屡用效佳。

18.口疮散(二)

【构成】川黄连25克,山豆根30克,大黄30克,青黛20克,煅东谈主中白20克,儿茶20克,没药20克,枯矾20克,朱砂10克,龙脑3克,五倍子30克(焙黄),硼砂15克,珍珠粉6克。

【制法】散剂。上药除龙脑外,余药共研极细末,过筛,入龙脑再研组,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先用30%硼酸液清洁患处,再取药末一丝(适量)加20%甲紫液(适量),调成糊状,涂患处。或取药末吹入患处。逐日3次。

【功能】清热解毒、经管防腐。

【主治】一切口腔炎症,不管虚实均可用之。

【附记】引自程爵棠《中医喉科精义》。笔者祖传稳方。经笔者多年临床反复考据,疗效权贵。

19.口腔散

【构成】生甘草30克,生蒲黄30克,大梅片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世气。

【用法】外用。每次取药粉一丝(适量)徽布患处,逐日3~4次。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腐。

【主治】是曲生疮,牙龈潢烂。

【附记】引自程爵棠《中医喉科精义).言庚学方。屡用效佳。

20.加味柳花散

【构成】飞青黛15克,生蒲黄15克,生黄柏15克,煅东谈主中白15克,硼砂7.5克,梅片0.9克,薄荷叶4.5克。

【制法】散剂。上药除梅片外,先将东谈主中白、硼砂等另外研细,再加东谈主各药共研极细,过筛和匀,后加入梅片,研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药粉一丝吹入患处,逐日吹3~4次。

【功能】清热解毒、祛腐经管。

【主治】咽喉肿痛,口腔黏膜腐溃等症,尤以口腔溃疡为宜。

【附记】引自上海市中医研究所《张赞臣临床训戒选编》。屡用效佳。

21.口炎散

【构成】东谈主中白100克,白芷粉100克,龙脑15克

【制法】散剂。先用干毛别将东谈主中白灰尘刷净后,置于瓦上用火煅透(勿使焦),然后与龙脑共研成细末,过120目筛,与白芷粉长入均匀,即成。装东谈主玻璃瓶密封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取一丝药粉吹布于口腔溃疡固上,逐日2一3次。

【功能】祛风消炎、祛腐生肌。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诸窍疗法》,杨伟明方。养息172例,结果控愈162例,无效10例。调养率为94%。

22.炎灵散

【构成】胆矾10克,梅片10克,细辛10克,延胡索5克,川芎5克,甘草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过100目筛,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调刀或棉球将药粉涂撒患处,一日涂2~3次。

【功能】消炎止痛、祛腐敛疮。

【主治】阿弗他性口炎。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札记》。占富宝方,养息120例,结果病愈90例,显效22例,灵验6例,无效2例。总灵验率为98.33%。通过临床推行讲明:本方对舌炎、冠周炎、牙龈炎、唇炎、曲直炎等相似有权贵疗效。

23.青梅散

【构成】青黛、梅片、东谈主中白、硼砂、水浸石膏、黄连、黄柏、大黄、乳香、没药、川芎各适量。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为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药粉一丝,吹撒患处,日吹4~5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

【主治】口腔炎。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札记》,陈天祥方,养息1157例,均在1周内病愈。

24.硼砂散(一)

【构成】生硼砂30克,朱砂3克,煅东谈主中白15克,五倍子15克,飞滑石55克,琥珀6克,龙脑5克,生甘草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分研细末,再将硼砂与朱砂和匀,共研为极细末,再将诸药混杂同研细,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药粉一丝,涂揉于溃疡面上,逐日涂3次。

【功能】清热祛腐、敛疮生肌。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养息100例,均获良效。

25.矾豆散

【构成】明矾、绿豆参半,猪胆2个,龙脑5克。

【制法】散剂。先将明机、绿豆共研为极细末,和匀,于猪胆上部剪开一口,将明矾、绿豆细粉,以塞满猪胆为度,用线将猪胆启齿扎紧,吊挂于屋檐下白然曝晒,待猪胆名义出现一层白霜(至少半年至1年),取下研成极细末,再入龙脑同研细和匀,贮瓶备用,匆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药粉一丝,涂于口腔患处,逐日涂3次。

【功能】清热解毒、除腐敛疮。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札记》。养息500例,均获痊意。一般轻症涂药3次即愈,重者徐药3~5天可愈。

26.五莲散(一)

【构成】五倍子20克,川黄连20克,硼砂15克,龙脑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药粉一丝吹撒于患处。逐日吹3次。

【功能】清热解毒敛疮。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养息50例,经用药2~4天后,均获调养。

27.乳没石膏散

【构成】乳香9克,没药9克,儿茶9克,大黄15克,黄柏15克,五倍子15克,煅石膏30克,龙脑3克,细辛6克,维生素 B0.15克,强的松  0.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用时以棉球蘸药粉一丝,涂于口腔溃疡处,逐日 3~4 次。以饭后用药为宜。

【功能】清热活血、敛疮生肌。

【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养息150例,一般用药后3~4天即可愈合而应。

28.矾冰散

【构成】明矾60克,活蜘蛛6只,龙脑1.5克。

【制法】散剂。将明矾用砂锅熔化,再放入蜘蛛,待明矾一谈成为枯矾时离火,剔除蜘妹,放乳钵内,加入龙脑,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用纸简将药粉一丝吹布患处,逐日吹2次。

【功能】消炎敛疮。

【主治】赤子口疮。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札记》。屡用效佳。一般用药2~4次即可病愈。本方疗效确实,且未发现反作用。

29.古墨霜

【构成】灯心炭120克,柿霜饼480克,龙脑18克。

【制法】散剂。先将前2味药共研极细末,再将龙脑置乳钵内研细,继续掺东谈主上列药粉,研匀过筛,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以凉开水蘸药粉,点于患处,逐日3次。

【功能】清热止痛。

【主治】由肾火上政引起的是曲生疮,腐化肿痛。

【附记】引自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制剂手册》。屡用效佳。

30.绿袍散(一)

【构成】荆芥穗6克,薄荷6克,青黛6克,玄明粉6克,硼砂6克,甘草4.5克,百药煎7.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点于患处,让其自化,逐日点3次。

【功能】祛风净水、祛腐敛疮。

【主治】一切口疮老套。

【附记】引自清代张骆《张氏医通》。屡用神效。

31.绿袍散(二)

【构成】黄柏4.5克,青黛4.5克,山豆根2.5克,薄荷2.5克,川黄连1克,儿茶1.5克,煅东谈主中白1.5克,龙脑0.6克,煅硼砂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药粉一丝,吹进口腔患处,逐日吹5次。

【功能】清热燥湿、解毒消肿、化腐生肌。

【主治】口痛、风热牙疳。

【附记】引自徐福松《许覆和外科医案医话集》。屡用殊效。若随症配用汤剂内服,结果尤佳。

32.青吹口散

【构成】煅石膏9克,煅东谈主中白9克,青黛3克,薄荷1克,黄柏2克,川黄连1.5克,煅硼砂18克,龙脑3克。

【制法】散剂。先将石膏、东谈主中白、青黛各研细末,和匀,水飞(研至无声为度),晒干,再研细,将其余5味药各研细末后,诸药混杂均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先用温开水嗽净口腔,再用药管将药粉一丝,吹敷口腔患处,逐日吹3次。

【功能】清热解毒、祛腐生肌。

【主治】乳头破灭,口腔炎等。

【附记】引自付衍魁《医方说明》。屡用屡验,效佳。

33.新青黛散

【构成】青黛30克,象牙屑30克,朱砂30克,川黄连15克,川黄柏15克,生玳瑁3克,雄黄1.5克,牛黄1.5克,龙脑0.3克,硼砂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各研极细末,混杂过筛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药粉适量,外敷口腔疮面上,逐日1次。

【功能】清热解毒、经管定痛。

【主治】口腔演疡(口疮,鹅口疮),扁平苔癣。

【附记】引自北京中医病院《赵烟南临床训戒集》.屡用效佳。

34.口疮 散(三)

【构成】青黛、硼砂、麝香、象皮、血竭、珍珠、龙脑、滑石各适量。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药粉一丝,吹撤口腔患处,逐日吹2~3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诸窍疗法》,张竹琴方。养息100例,用药1~5日,均取得权贵结果。

35.口疮方

【构成】煅炉甘石2克,煅东谈主中白1克,青黛2克,龙脑0.2克。枯矾0.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来,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径直搽于口腔患处,一日涂3次。

【功能】清热消肿、祛腐生肌。

【主治】E腔费病。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诸窍疗法》,张珍玉方,屡用殊效。

36.口腔溃场敬

【构成】青黛40克,硼砂14克,玄明粉14克,煅炉甘石10克,煅石膏10克,雄黄6克,龙脑4克,麝香2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过100目筛,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药粉一丝微布口腔患处,逐日1~2次。

【功能】清热解毒、化腐生肌。

【主治】口糜(口腔黏膜腐化成片)。

【附记】引自龚廷贤《百病中医诸均疗法》。王瑛英方。养息口糜176例,轻者1~2次,重者3~4次。调养165例,结果不

明11例。赤子鹅口疮44例,调养42例,效欠安者2例。两年后随访88 例,复发率为6.7%。

37.五连散(二)

【构成】五倍子30克,川黄连30克,青黛30克,败酱草30克,大黄30克,明矾6克,地塞米松300毫克,龙脑5克,蜂蜜适量。

【制法】散剂。将前8味药共研极细木,过120目筛后,和匀,贮瓶备用,匆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药末一丝,以蜂蜜长入成制状,外涂敷口腔患处,逐日早、晚各涂1次。3天为1疗程。

【功能】清热凉血、敏疮生肌。

【主治】口腔炎,慢性唇炎。

【附记】引自程爵棠《单方验方治百病》。屡用效佳。一般用药1或2个疗程即获病愈或显效。

38.蜂房散

【构成】器蜂房30克,明矾9克,香油适量。

【制法】散剂。先将蜂房剪碎,炒焦,同明矾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每取此散适量,以香油适量长入成糊状,外涂敷口腔患处,逐日1~2次,直至病愈为止。

【功能】清热解毒、敛疮止痛。

【主治】溃疡性口炎。

【附记】引自龚廷贤《单方验方治百病》.本方无刺激性,止鼎沸,结果好。

39.青黛祛腐散

【构成】雄黄2克,东谈主中白2克,硼砂3克,枯矾0.5克,黄柏0.5克,蒲黄0.5克,青黛2克,薄荷0.5克,甘草0.5克,上梅片3克。

【制法】散剂。上药分袂研为极细末,合药时,先将雄黄、东谈主中白研细。再入硼砂、枯矾和研,再入黄柏、蒲黄、青黛、薄荷、甘草,研细和匀,临了加东谈主大梅片研细和匀即成。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药粉一丝,喷吹口腔患处,每2~3小时吹1次。

【功能】清热解毒、祛病杀菌、消肿定痛。

【主治】由实热激勉的口腔腐化,及鹅口疮等。

【附记】引自《中国现代中医名东谈主志》。屡用殊效。

40.吹口散

【组或】硝芽24克,硼砂40克,龙脑16克,僵蚕9克,青黛24克,儿茶24克。

【制法】能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此散一丝,涂擦或径直吹布口腔患处,次数可按病情裁夺。

【功能】消肿化腐、清热解毒。

【主治】红、白口疮,唱喉肿痛,疮疖初起,奶癣溃烂等。

【附记】引自《中国现代中医名东谈主志》,王福山祖传秘方。屡用神效。

41.牛黄散

【姐成】牛黄0.5克,白龙脑0.5克,朱砂0.5克,铅霜25克,精石5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先用淡盐水清沽患处,再取药粉一丝,涂掺口腔患处,日涂3次。

【功能】消炎敛疮。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屡用齐效。

42.红吹散

【构成】朱砂2.5克,硼砂9克,玄明粉9克,海螵蛸8克,煅石膏1.5克,西瓜霜3克,龙脑1.5克。

【制法】散剂。以上各药逐次入乳体内研成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匆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药粉一丝,用吹管吹进口腔患处。

【功能】祛腐生新、利咽消肿。

【主治】口糜,口指,否啐,牙疳,咽喉病诸症。

【附记】引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病院《朱仁隶临床训戒集》。屡用效佳。

43.青吹散

【构成】青黛3克,薄荷末1克,黄柏末2克,川黄连末1.5克,煅石膏9克,煅硼砂18克,龙脑3克。

【制法】散剂。先将前四味药共研极细末,再挨次加入煅石

膏、煅硼砂研细,临了加东谈主龙脑研组,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药粉一丝,用吹管吹进口腔患处。

【功能】清热祛腐、消肿利咽。

【主治】口疮,口糜,咽喉病等症。

【附记】引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病院《朱仁康临床训戒集)。屡用效佳。

44.黄吹散

【构成】牛黄0.3克,硼砂30克,龙脑1.5克。

【制法】散剂。先将牛黄入乳钵内研细,加东谈主硼砂研组,临了加龙脑研细,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药粉一丝,用吹管吹进口腔患处。

【功能】清热利咽。

【主治】咽吸肿痛,老套,口糜,舌碎。

【附记】引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病院《朱仁康临床训戒集》。屡用效佳。

45.吴姜散

【构成】吴茱萸、干姜、木鳖子各瓜分。

【制法】放剂。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点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每取本散适量(1~3克)。用冰水调为糊状,贴敷脐中,以纸压脐上,纱布包扎固定。逐日换药1次。

【功能】扶阳止痛。

【主治】赤子元脏气虚,浮阳上攻所致的是曲生疮。

【附记】引自清代《杨氏家戴方》,屡用神效。

45.黄辛散

【构成】黄柏、细辛各瓜分。

【制法】散剂。上药烘干,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每取本散适量,用陈醋长入成膏,外数肚脐上(神阙穴),以胶布或布带包扎固定,逐日换药1次。

【功能】清热解毒、止痛敛疮。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中医外治法集要),屡用效佳。

46.加昧三黄散

【构成】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干姜、细辛各瓜分。

【制法】散剂。将上药烘干,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每用本散适量,用冷开水长入成膏,外

敷神阙六,以胶布或布带包扎圆定。逐日换药1次。

【功能】清热解毒、引火归元。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中医外治法集要以 屡用效佳。

47.辛南散

【构成】细辛6克,斑蝥1克,生南星1克。

【制法】散剂。将上药烘干,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每取本散五分之一量(约1.5克),以米醋长入成糊状,外敷神阙穴(肚脐),外加纱布掩饰,胶布固定。敷药3~4小局面部发痒,有烧灼感,即去药;如脐部起小水泡时,可挑破涂龙胆紫药水,3-5日可意,7日敷1次,连敷4~5次。

【功能】解毒敛疮。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程国棠《百病中医鼻脐疗法》,屡用质验,久用效佳。本方有大毒,切总进口及目。敷药时候一般死心在4小时以内为宜。

48.冰硼散

【构成】龙脑15克,硼砂150克,朱砂18克,玄明粉150克。

【制法】散剂。先将龙脑研为细粉,朱砂研为极细粉,硼砂、玄明粉,共轧为细粉,混杂均匀,过80~100目筛。再将朱砂细粉置乳体内,挨次与龙脑、硼砂、玄明粉细粉用套色法,继续配研,和匀过筛,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吹入咽喉,口腔患处,或涂操患处。

【功能】清火止痛。

【主治】咽喉肿痛,是曲生疮,牙齿疼病。

【附记】引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统》。屡用效佳。忌食辛辣浓重之物。

49.锡类散

【构成】象牙屑9克,青黛18克,璧钱炭3克,东谈主指甲1.5克(滑石粉烫),龙脑0.9克,珍珠9克(豆腐制),牛黄1.5克。

【制法】散剂。将珍珠研为极细粉,龙脑、牛黄分袂研为细粉,过100~120目筛,青黛研细,余药象牙硝等三味共轧为细粉,和匀,过80~100目筛。再将牛黄细粉置乳钵内,挨次与龙脑、珍珠、青黛细粉研匀,再与象牙硝等细粉,继续配研,和匀过筛,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吹入患处。

【功能】解毒化腐。

【主治】唱喉腐化,口腔,唇舌肿痛费病等症。

【附记】引自《世界中药成药处方集》(金既翼)。屡用效佳。不是因咽喉发炎溃烂而成的喉痹等症忌用。

50.口疮散(四)

【组咸】青黛15克,飞硼砂100克,青果核100克,炉甘石100克,东谈主中白100克,川黄连18克,西瓜霜50克,大梅片9克,飞石膏25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过100目筛,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用时每取药粉一丝,吹撒或涂敷患处,逐日4~5次。若病情危重,可频频吹药。

【功能】清热解毒、敛疮生肌。

【主治】复发性口疮。

【附记】引自程爵棠《名医百家集验高效良方》,张青方。养息50例,用药3天,病愈45例,灵验3例,无效2例。总灵验率为96%。

51.三石散

【构成】炉甘石9克,硼砂9克,山慈菇9克,青黛1克,龙脑4.5克,朱砂4.5克,生石膏4.5克,龙骨9克,煅珍珠0.1克,麝香0.6克(元寸),熊胆0.9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用药前先用含漱剂漱。或拭口后,再取药粉适量,撒布口腔患处,逐日5次。

【功能】清热解毒、敛疮生肌。

【主治】疱疹性口腔炎。

【附记】引自程爵棠《名医百家集验高效良方)。郭敏仪方。养息100例,显效64例,灵验29例,无效7例。总灵验率为93%。

52.清心祛毒散

【构成】青黛粉7克,儿茶7克,蓬子心9克,炒栀子9克,粉甘草9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克,逐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祛腐生新、泻火解毒。

【主治】是曲溃疡。

【附记】引自《中国现代中医名东谈主志》.刘学勤方。屡用效佳。

53.升连散

【构成】升麻 10克,黄连 2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克,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慢性口腔炎,咽炎。

【附记】引白程爵棠《民问秘方治百病》。屡用效佳。

54.石白二黄散

【构成】熟石膏3克,飞东谈主中白3克,甘中黄3克,珠黄散0.3克。或加龙脑0.15克。

【制法】散剂,上药除珠黄散外,共研细末,再入珠黄散同研细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用药棉棒随药粉涂擦患处,逐日数次。

【功能】消炎解毒、化腐生肌。

【主治】口疳(是曲破灭)。

【附记】引自程国棠《百病中医属洗发擦疗法》。屡用效佳。

55.口疮散(五)

【组咸】五倍子10克,儿茶6克,黄连6克,黄柏6克,大黄6克,硼砂6克,青黛10克,上梅片3克,朱砂3克,珍珠0.4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求,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本散一丝,涂擦患处,逐日涂3次,至愈为度。

【功能】清热燥湿、解毒敛疮。

【主治】口疮,鹅口疮。

【附记】引自张奇文《幼科条辨》。李乐土方。屡用效佳。

56.加味阴阳散

【构成】川黄连、干姜、青黛、儿茶各瓜分。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每用本散一丝涂擦患处,逐日涂3次。

【功能】清热燥湿、化腐敛疮。

【主治】是曲生疮。

【附记】引自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屡用屡验,效佳。笔者依本方加五倍子(倍量)、龙脑等份。依上法用之,连治1~3日,养息25例,一谈调养。

57.硼砂散(二)

【构成】硼砂3克,儿茶0.6克,雄黄0.6克,青黛0.1克,胡黄连0.9克,龙脑0.3克,玄明粉0.0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本散一丝,涂擦患处,逐日涂3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防腐敛疮。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屡用齐效。

58.石冰散

【构成】生石膏3克,龙脑0.3克,青黛0.6克,龙胆0.6克,蒲黄 0.6克,血竭0.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先用金银花2.5克,生甘草1.5克,加水100毫升浸泡,煎沸,冷后用消毒棉球蘸药水清洗患处,再取本散一丝涂擦患处,逐日涂3~4次。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生肌。

【主治】赤子是曲生疮。

【附记】引自程国案《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屡用效佳。一般用药3~5日即愈。

59.口疮散(六)

【构成】熟石膏3克,蜈蚣3条,朱砂3克,龙脑0.3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棉球蘸药粉涂擦疮面上及周围。药后痛减。逐日涂数次。

【功能】消炎、止痛、生肌。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屡用效佳。一般连用药3日即愈。笔者用本方养息数例,连用药3日均愈。

60.口疮散(七)

【构成】绿豆7粒,明矾3克,硼砂2克,青黛0.5克,龙脑0.5克。

【制法】散剂。先将前3味药装东谈主一个蚕茧内,用钳子夹住放在香油灯上,覆没,以蚕焦黑,明矾着花为度。取进出青黛、龙脑同研细末,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用棉球磁药涂擦患处,逐日涂擦3~4次。

【功能】清热消肿、防腐敛疮。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熏洗或擦疗法》.屡用效佳。一般用药1~2天后即获显效或症愈。

61.赴宴散

【组咸】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细辛、干姜各瓜分。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先用米泔水漱口后,再取本散一丝涂擦口腔患处,或吐或咽不向,逐日擦数次。

【功能】清鸡燥湿、消肿止痛。

【主治】三焦实热,是曲生疮腐化,痛不可忍者。

【附记】引自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家庭伦理小说.养息45例,用药1~3日,病愈40例,显效5例。总灵验率达100%。

62.二皂散

【构成】大皂角(烧灰存性)、牙皂(烧灰存性)、铜绿、胆矾、雄黄、儿茶、百草霜、枯矾各等份。

【制法】微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先用米泔水漱口,再取本散一丝,涂擦口腔患处,逐日涂3次。

【功能】清热消肿、止血生肌。

【主治】是曲生疮,牙宜出血。

【附记】引自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临床考据,均有良效。

63.口疮散(八)

【构成】黄连10克,苦瓜叶10克,青黛10克,大枣10枚,明矾 10克,五倍子25克,龙脑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先用淡盐水漱口,再取本散一丝涂擦口腔患处,逐日擦3次。

【功能】消炎止痛、收湿敛疮。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属洗发擦疗法》,笔者师传秘方。屡用殊效。据称,本方治验甚多,疗效权贵,总灵验率达100%,同期对卡他性口腔炎,鹅口疮,舌炎,牙银肿痛亦有良效。

64.文蛤散

【构成】五倍子30克(炒),枯矾3克,龙脑3克,硼砂9克,玄明粉1.5克,朱砂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吹喷于口腔患处,逐日吹3~4次。

【功能】化腐生肌。

【主治】口糜。

【附记】引自《中华口腔科杂志》。股清方。养息200余例,均依良效。

65.口疮效方

【构成】生石膏30克,硼砂20克,龙脑1克,僵蚕3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涂敷口腔患处,逐日涂3次。用药前,先用淡盐水激后再上药。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口疮。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诸窃疗法》。李元馨方。屡用效佳。

66.消肿止痛散

【构成】白芷9克,硼砂9克,腰黄15克,梅片6克,薄荷9克,生甘草6克,煅明矾9克,蒲黄15克,黄柏30克。

【制法】散剂。先将诸药洗净阴干,共研细末,过120目筛,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本散一丝,吹于口腔患处,每隔2小时吹1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

【主治】口腔炎(实热证)。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诸窍疗法》,黄冤群方。屡用屡验,效佳。若临证配用牛黄解毒丸(中成药)内服,逐日早、晚各服1粒,结果尤佳。

67.黄龙散

【构成】黄连10克,海螵蛸18克,甘草6克,栀子18克,青黛8克,轻粉18克,硼砂50克,龙骨8克,白及18克,五倍子18克,龙脑8克。

【制法】散剂。上药经由谨慎挑选加工,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用时先用淡盐水漱口,再取本散一丝涂擦或撒布于口腔溃疡面上。逐日 3~4次。

【功能】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化腐生肌。

【主治】口疮(实火型)。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诸窍疗法》。张强方。多年诈欺,疗效颇佳。一般在24小时内即可获效,3~5日即可病愈。养息609例口腔溃疡,均获取高傲结果。本病多具有复发性,故用时剿袭免疫扼制疗法,服用盐酸左旋咪唑片,每服50毫克,一日3次,连服2~3天,连用2~3个月,以防复发。对病情较重的加用冬凌草片及抗生素之类药物,以达到消炎、解热、止痛、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68.黄袍散

【构成】薄荷30克,甘草9克,黄柏9克,黄连9克,龙脑0.3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吹进口腔患处,烂牙疳配用兰抱散(铜青15克,生甘草15克,香白芷3克。共为细末,和匀)取一丝勾引吹患处。逐日吹3次。

【功能】祛风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口碎,口疳,走马牙疳,痧证后疳,糜口,雪口,一切口腔病症。

【附记】引自清代尤存隐《尤氏喉科》。屡用效佳。

69.口疳散

【构成】薄荷末9克,儿茶18克,白龙骨末0.6克,制黄柏末0.3克,生甘草末1.5克,珍珠粉1.5克(新白者佳),白芷末0.75克。用时加龙脑  0.9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用时加龙脑同研细和匀,每用一丝,吹进口腔患处,逐日吹3次。

【功能】清热解毒、化腐生肌。

【主治】口碎(口腔演疡》,各色口疳,及一切咽喉溃疡,走马牙疳,穿牙毒等。

【加减】若初肿起而热甚者,多用薄荷;若患处不肿,热不甚,且病久,宜以长肉为主,多用儿茶、珍珠、龙骨配成紫色;凡一切咽喉碎证,亦用此长肉,多用儿茶、珍珠、龙骨。如遇走马牙疳,穿牙毒及笨重口疳,初生赤子胎毒口疳,加牛黄,倍珍珠,无不奏效;若遇痧症后口疳者,去黄柏、龙骨,加牛黄,倍珍珠。大抵遇极凶症重,或欲速见穿者,加牛黄1.5克(更多更妙),倍珍珠(更多更妙),疮后疳,非此不效,余症加之,无不神应。口痛症,加滴乳石一丝,上好朱砂一丝,入儿茶内,研极细,效。

【附记】引自清代尤存隐《尤氏啦科》。屡用神效。

70.救苦散

【构成】煅东谈主中白15克,正寒水石9克,青黛1.5克,炒僵蚕4.5克,黄柏4.5克,龙脑4.5克,牛黄0.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先用茶叶水洗净患处,然后取本散一丝,涂擦口腔患处,一日徐3次。

【功能】消炎解毒、化腐生肌。

【主治】口疮、舌宿、口腔内黏膜炎症。

【附记】引自李聪甫《麻疹专论》,屡用屡验,一般用药3~5次胜仗,10次即可痉愈。

71.口疮散(九)

【构成】五倍子15克(炒),川黄连6克,黄柏6克,大黄5克,青黛5克,儿茶5克,硼砂1克,龙脑1克,珍珠0.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涂擦口腔溃疡处,逐日源2~3次。

【功能】清热解毒、加快溃疡面愈合。

【主治】急、慢性溃疡性口腔炎(口疮)。

【附记】引自《中国现代中医名东谈主志》。李乐土方。屡用效佳。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雅致口腔卫生。

72.溃场散

【构成】炉甘石250克(煅),血竭15克,儿茶15克,龙脑2克,五倍子20克,海螵蛸100克(去粗皮)。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以6克塑料袋封装备用。

【用法】分表里两种用法:内服:取本散6克(1包),兑白开水冲服,日服2次,或用鸡蛋1枚,用本散拌匀加油,炒熟食之,或装胶囊内吞,均逐日2次。外用:取本散一丝,吹撒患处,或用生蜜长入成糊状,涂擦患处。逐日均为2~3次。

【功能】方虽一个,治分表里,其功用各不同。内服清热除醒、通和血脉、消肿止痛:外用则化腐生肌、敛疮止血。

【主治】凡由干冷引起的混身黏膜红肿横疡(如脓耳,口疮,牙龈红肿溃疡)流脓活水等。

【附记】引自程爵棠《秘方求真》。蔡福养方。本东谈主临床诈欺15年,治验甚多,结果高傲,笔者临床考据口疮多例,亦获良效。

73.安内攘外散

【构成】吴茱萸15克,生大黄6克,胡黄连6克,生南星3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每取此散3~5克,用陈醋适量烧开,放入散剂,调匀成糊状,敷于两侧涌泉穴,以塑料薄膜,或干净纱布掩饰,胶布固定。逐日换药1次。

【功能】泻火解毒、引火归原。

【主治】赤子口疮。

【加减】同期配用鸡蛋黄油外擦患处,方用鲜鸡蛋4~6枚,煮熟后去光取蛋黄,再将蛋黄放在小候锅内(或勺内),用文火真金不怕火出油即成。取此油涂口腔溃疡面处,逐日涂3~4次。

【附记】引自程爵棠《秘方求真》.黄明志方。临床屡用,疗效颇佳。笔者用本方临床考据多例,连用3~5日,均获病愈。治成东谈主口腔溃疡,结果亦佳。

74.泻黄散

【构成】藿香叶20克,栀子仁6克,生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

【制法】散剂。上药或和蜜酒同炒至香,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3~6克,水煎,不拘时服。

【功能】清泻脾胃伏火。

【主治】牌胃伏火,症见口疮口糜,语气秽臭,吐舌养舌,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可用于口腔演疡,舌下蜂窝组织炎,慢性口腔炎,口周皮炎,牙痛,以及赤子发烧,赤子口疮,妊娠期口疮,滞头,头痛,如东谈主妊娠吐逆,带下,险缘炎·脑功能失调,糖尿病(中消)等病症。

【加减】烦渴津伤者,加生地黄、石斛: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小便短赤者,加滑石;高热者,加寒水石、知母;心烦不宁者,加灯心、赤茯苓;滞头,乳蛾,加板蓝根,连翘:鹅口疮,另用冰硼散,中白散外涂局部。

【附记】引自宋代钱乙《赤子药证直诀》,屡用灵验。若脾胃阴虚有热者,大脑发育不全,舌淡并舌者禁用,

75.月石散

【构成】硼砂9克,玄明粉9克,珍珠2克,龙脑2克,川黄连2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先用淡盐水漱口,再取本散一丝涂擦患处,逐日涂3~4次。

【功能】清热解毒、防腐敛疮。

【主治】口腔溃疡。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临床考据有良效。

76.三黄散

【构成】生大黄6克,川黄柏6克,胡黄连6克,小麦粉6克,石榴皮6克,龙脑龙脑3克。

【制法】散剂。先将前5味药共研粗末,并炒成炭待冷后,与龙脑共研成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逐日早、中、晚饭后,用温开水漱口,再取本散一丝涂擦口腔患处,直至调养为度。

【功能】清热泻火、收醒敛疮。

【主治】是曲溃癌。

【附记】引自查少农《中草药外治验方选》。屡用效佳。通常聚会用药3~5日可愈。

77.麻附散

【构成】附子15克,蓖麻30枚,吴茱萸15克,川椒50个。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取本散适量(约15克),用陈酷长入成糊状,外贴敷两足心涌泉穴,外用布裹之,逐日换药1次。

【功能】引火归原、导热下行。

【主治】口疮日久不虞。

【附记】引自陕西省卫生厅《陕西中医验方选编》,风期县卫生局方。屡用效佳。

78.青黄散

【构成】青黛4.5克,黄连3克,黄柏3克,薄荷6克,龙脑3克,黄芩3克,滑石18克,甘草3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涂擦口腔患处,逐日涂2~3次。

【功能】清热泻火、利湿敛疮。

【主治】红、白口疮。

【附记】引自陕西省卫生厅《陕西中医验方选编》。赵填整方,屡用效佳,一般用药一二日即愈。

79.白霜散

【构成】东谈主中白6克(煅),白果炭3克,柿霜6克,上龙脑1.5克,银朱0.3克,百草霜1.5克,硼砂1.5克,枯矾0.3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匆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吹撒口腔患处,日吹3次。

【功能】消炎敛疮、化腐生肌。

【主治】白口疮。

【附记】引自陕西省卫生厅《陕西中医验方选编》。屠树林方。屡用效佳。

80.硝月散

【构成】西瓜硝120克,硼砂120克,朱砂3.3克,龙脑龙脑0.3克。

【制法】散剂。西瓜硝制法,夏日收西瓜适量,摈弃清凉通风处,大寒季节取西瓜(无缺无损者)30斤(15000克),连皮切块,另取含水分较多的白萝卜30斤(15000克),切皮同上。先取西瓜加水60毫升(是不是有点少?),煎煮1小时后,加入萝卜同煮继1小时,过滤去渣,加入朴硝10斤(5000克),搅动溶尽,移至阴雨处,液面上,用干净麦秆纵横掩饰,俟溶液冷却,麦秆上即出现白色条状结品附着,取下平摊在竹匾上,风干即成。先将西瓜硝、西硼砂共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加入朱砂同研细和匀,临了加东谈主龙脑,再次同研和匀,贮瓶密封,放清凉处保存。

【用法】外用。每取本散一丝涂擦口腔患处,或喷布之,逐日3~4次,重症2小时1次。

【功能】消炎、防腐、生肌。

【主治】口腔炎腐化日久不愈。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祖传秘方。屡用殊效。

81.口疮散(十)

【构成】生硼砂30克,朱砂3克,飞滑石30克,龙胆30克,青黛10克,琥珀6克,龙脑4克,黄芩15克,生甘草2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来,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本散一丝,涂擦口腔患处,逐日徐3次。

【功能】清热利湿、化腐生肌。

【主治】口腔溃疡。

【附记】引自《临床验方集》。程爵棠师传秘方。屡用效佳。一般用药3~7天即愈。

82.导赤片

【构成】茯苓12公斤(去皮),生地黄24公斤,木通12公斤,生栀子36公斤,滑石12公斤,大黄45公斤。

【制法】片剂。将茯苓用25%酒精,按浸渍法制成浸膏:再将生地黄、木通、生栀子三味按水煮法制成浸膏;滑石、大黄二味共轧为细粉,作赋形剂用。然后将浸膏、赋形剂,用淀粉混匀后,按水制颗粒法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压制成片,每片重0.3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取。每次服4片,逐日服2次(周岁内酌减),温开水送下。

【动能】清热利便。

【主治】由胃肠积热,是曲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愿颊肿痛,暴生气联,大便欠亨,小便赤黄。

【附记】引自《天津市中成药程序》(附本),屡用效佳。

83.凉膈片

【构成】大黄6克,芒硝6克,黄芩3克,栀子3克,薄荷3克,连翘12克,甘草6克,淡竹叶0.9克。

【制法】片剂。薄荷蒸馏提真金不怕火蒸发油,留取余渣及母液。大黄、黄芩以50%酒精为溶媒渗漉(以蒸馏薄荷油后留取的母液,调兑酒精作溶媒),取液,回收酒精,减压低温浓缩成流膏。芒硝炒去结晶水,研细粉,过120目筛,一谈留用。甘草研细粉,过120目籍,留取细粉3克,剩余粗粉和栀子、连翘、淡竹叶及薄荷余渣混杂,开水保温渗漉或煎煮取液,浓缩至稠膏状,加东谈主大黄、黄芩流膏拌匀络续浓缩成稠膏,与甘草、芒硝细粉串研,低温干燥,再研细粉,过80日筛,混杂均匀,用适量酒精作成颗粒,低温干燥,临了喷入蒸发油,拌匀,压片,每片重0.4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3~5片,逐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

【功能】清热、解毒、通便。

【主治】躯壳烦渴,头昏眼花,是曲生疮,大便稳结。

【附记】引自《重庆市中药成方制剂措施》。

84.中白散

【构成】龙脑25克,薄荷10克,东谈主中白100克(煅),黄柏15克,儿茶50克,青黛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各研细末,混杂同研极细,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本散一丝,涂敷于口腔患处,引涎流出,日涂1~2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防老套。

【主治】口腔发炎,赤子牙疳,是曲生疮,口内溃烂,牙龈红肿等。

【附记】引自《世界中药成药处方集》。屡用效佳。

85.牛黄清胃丸

【构成】大黄20克,玄参20克(去芦),黄芩20克,桔梗20克,连翘20克,枳实20克(砂烫),黄柏20克,甘草20克,生栀子20克,麦冬10克,薄荷10克,瑕瑜牵牛子10克(炒),生石膏30克,菊花30克,番泻叶40克,牛黄0.08克,龙脑1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和匀,真金不怕火蜜为丸,每丸重10克,分装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丸,逐日服2次,温开水化服。

【动能】清热通便。

【主治】由肺胃实热所致的是曲生疮,牙龈肿痛,咽膈不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妊妇忌服。本方泻下力猛,凡年老体弱,便溏者慎用。

86.白清胃散

【构成】石膏40克,硼砂10克(煅)玄明粉10克,龙脑2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用玻璃棒随凉开水,再随药粉一丝,涂于患处,也可内服。

【功能】清热消肿、解毒止痛。

【主治】由脾胃风火上涨所致之是曲生疮,牙龈肿痛,牙缝出血,咽喉肿痛等症。

【附记】引自《清内延法制九散膏丹各药配本》。屡用效佳。

87.栀子金花丸

【构成】黄芩960克,栀子580克,大黄580克,黄柏300克,天花粉300克,金银花200克,知母200克,黄连24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日服1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清热泻火、解毒、生津。

【主治】是曲生疮,牙银肿瘤,日赤咽痛,鼻衄,便秘。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体朔便溏者勿用;妊妇忌服。本方尚可用于养息疗,病,丹毒,蜂窝组织炎,肛门直肠周围感染等症,结果效佳。

88.高力清心丸

【组或】黄芩300克,大黄200克,石膏200克,滑石200克,甘草200克,北寒水石100克,黄连100克,朱砂30克,龙脑20克,牛黄10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和匀,真金不怕火蜜为丸,每丸重7克。分装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丸,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主治】头昏眼花,是曲生疮,齿龈肿痛,大便秘结。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89.黄违清胃丸

【构成】栀子100克,连翅100克,大黄100克,知母100克,升麻50克,当归50克,石膏100克,白芷50克,薄荷100克,玄参50克,黄芩100克,牡丹皮100克,芒硝50克,防风50克,生地黄50克,甘草50克,荆芥50克,赤芍50克,黄连50克,天花粉50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取,每次服10克,逐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清胃通便。

【主治】是曲生疮,牙龈肿痛,胃热牙痛,暴生气眼,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90.参麦地黄高

【构成】生地黄300克,熟地黄150克,麦冬350克,白芍150克,贝母100克,牡丹皮150克,女贞子200克,墨早莲150克,生甘草30克,山慈菇100克,鱼腥草300克,川牛膝150克,玄参200克。

【制法】膏滋。上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并吞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再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克,逐日服1次,白开水两服。

【功能】激阴泻火、解毒消肿。

【主治】口疮。说明为口腔黏膜上有绿豆大小溃烂点,名义灰白,名义黏膜模样淡红或不红,反复发作,此愈彼起,绵延不休,常伴有口干咽燥。

【加减】牙龈红肿者,加生石膏100克,知母100克,升麻90克;心烦难以东谈主睡者,加黄连30克,丹参150克,连翘100克: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50克,火麻仁150克,桃仁150克: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0克,车前子300克。

【附记】引自汪文娟《中医膏方指南》,屡用效佳。同期还应作念好自我调摄:一是加强考试躯壳,增强体质:二是雅致口腔卫生,勤漱口勤刷牙;三是忌食辛辣、浓重、煎炸食物,回绝疾病发生。

91.黄术膏

【构成】炙甘草6克,黄柏4.5克(盐水炒),炒白术4.5克,党参4.5克。

【制法】药音。以上各药均研为细末,混匀,用猪脂罚和成膏状。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涂擦口腔患处,日涂2~3次。

【功能】健牌、消炎、燥湿。

【主治】口疮(口腔炎)。

【附记】引自王光清《中国膏药学》。屡用灵验。

92.黄连膏

【构成】黄连30克(去须),升麻30克,槐白皮30克,大青叶30克,竹叶30克。

【制法】药膏。上5味药细切,以水140毫升煎至35毫升,去渣,取汁入龙脑、蜂蜜搅匀成膏,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涂擦口腔患处,一日涂3次。

【功能】凉血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慢性口腔炎(久口疮)。

【附记】引自王光清《中国膏药学》.屡用效佳。

93.养阴生肌散

【构成】牛黄30克,黄柏30克,龙胆30克,雄黄60克,甘草60克,龙脑30克,硼砂3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组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气。

【用法】外用。先用双氧水格球洗患处,再用0.1%雷夫奴尔棉球洗去泡沫,措干,再取本散一丝涂擦口腔患处,日涂3次。

【功能】清热解毒、祛腐生肌。

【主治】疱疹性口炎及感染性口炎。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札记》。临床废用,疗效高傲。

94.三石膏黛散

【构成】炉甘石20克,山慈菇20克,川黄连20克,龙骨20克,儿茶20克,硼砂10克,青黛10克,生石膏10克,煅珍珠1克,猪胆汁5克(干品),朱砂6克,龙脑6克,雄黄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来,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气。

【用法】外用。每取本散一丝,含于口中,逐日2~3次。

【功能】清热敛疮、祛腐生肌。

【主治】孢疹性口炎。

【附记】引自《程氏医学札记)。临床屡用,疗效高傲。

95.白蜘散

【构成】东谈主中白30克,白矾30克,活蜘蛛5只,龙脑3克。

【制法】散剂。上药中的东谈主中白用净水反复漂白,达到无独特气息为度,晾干,研末,白矾摈弃锅内熔化后,将活蜘妹、东谈主中白放东谈主矾液内,一谈真金不怕火为枯为止。待冷后,与龙脑共研为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取本散适量,用新羊毫圈药粉东谈主口腔患处涂擦之,或用小竹简吹进口腔患处,逐日吹3次。

【功能】清热解毒、化腐生肌。

【主治】赤子口糜。患儿口内流涎,唇红而干,牙银内频,唇舌腐化红肿,附着白色腐物及黄色膜状物,连及咽喉,苔口腔疾病·复发性网弗它性溃疡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屡用效佳,通常连用药3~5日即愈,临证中若配用内服方(生地黄3克,木通6克,石膏15克,黄芩3克,竹叶芯10克,大黄6克,甘草3克,栀子6克),水煎服,逐日1剂,表里并治,奏效尤捷。

96.黄白散

【构成】大黄15克,白矾6克,五倍子6克,甘草9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外用。每取本散一丝,干擦口腔患处,逐日擦数次。

【功能】清热泻火、敛腐生肌。

【主治】赤子口糜。

【附记】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笔者祖传秘方,验之临床,确有良效,通常聚会用药数日即愈,笔者诈欺,若病情重者,常依本方加硼砂6克,龙脑1.5克。如上法用之,结果颇佳。

97.儿茶散

【构成】儿茶3克,东谈主中白24克(煅),滴乳石2.4克(煅),龙脑1.5克,硼砂1.8克,珍珠0.3克,牛黄0.09克,黄柏1.8克,薄荷1.8克,生甘草1.5克。

【制法】散剂。先将黄柏、薄荷、甘草,烘干后另研筛细,次用儿茶等药研细籍净,珍殊另研和,再入龙脑、牛黄同研细毋庸筛,和匀,贮瓶备用,勿令抱怨。

【用法】外用。每用一丝,吹进口腔患处,日吹3次。

【功能】疏风消炎、化商生肌。

【主治】赤子痧垃症后口疮。

【附记】引自清代叶天士《种福堂公选良方》。屡用神效。

98.鲁雪膏

【构成】碧雪500克,芒硝500克,马牙硝500克,朴硝500克,青黛180克,石膏180克,寒水石180克,滑石180克(水飞)。

【制法】膏滋块。上药除青黛外,余药共为细末,甘草500克,煎水和上诸药粉和匀,再入火煎,用柳木搅匀,入青黛又搅匀,倾出盆内,候冷结成块,研为细末,备用。

【用法】外用。每取一丝置口中嘴化,如喉闭,每用一丝吹东谈主喉中。

【功能】清热利湿、散结通穷。

【主治】一切积热,口否生疮,心烦喉闭,燥渴肿痛。

【附记】引自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屡用神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就业,总共施行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施行,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哥要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top